大学生IT就业“流变”:从互联网大厂转向小厂 行业薪酬领先但优势缩小

时间:2022-10-30 10:16:4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实习生韩甜、记者王峰报道要问今天的大学毕业生求职最想进入的行业,那么互联网肯定算其中一个。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是应届生最期望就业的行业。2021年9月,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大学生发起调查,有64.33%希望毕业后能进入互联网行业工作。

不过近两年频繁引发热议的互联网企业裁员、减招、降薪、加班、竞争内卷、“35岁危机”等新闻,也一次次打破了职场人的“大厂滤镜”。在媒体报道中,“00后”找工作不再迷信“大厂”也成为一个新现象。

对于部分“00后”来说,“大城市+大厂”早已不是高薪的唯一选项。

“比起内卷的互联网大厂环境,我更喜欢能自由支配自己时间、能做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现在的自媒体、短视频都很受欢迎,个人的创意和想法能得到曝光和关注,更多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机会在等着我们。”一位北京“00后”毕业生张檬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而互联网企业在自身业务调整和岗位结构优化升级的背景下,其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也有所转变。

IT业是本科生第二大就业领域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互联网头部企业飞速成长,带动了互联网行业整体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也创造了大量岗位需求,每年吸纳大量应届毕业生就业。

麦可思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最近五年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一直都是吸纳应届本科生的第二大行业类(2021届为9.2%),其中以互联网相关行业(包含软件开发业、数据处理、互联网运营、网络搜索引擎等领域,以下统称为“互联网行业”)为主,2021届达到8.3%。

结合所在单位的类型看,应届本科生主要集中在民营互联网企业,就业比例从2019届的6.0%增长到2021届的6.9%。

值得注意的是,应届本科生在中小型互联网企业就业的比例出现下降,2021届(2.9%)相比2020届(3.4%)降低0.5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达到15%;在大型互联网企业就业的比例有所上升,2021届(2.7%)比2020届(2.1%)高了0.6个百分点。

毕业生更加重视对毕业第一个“工作平台”的选择,相对于中小型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大厂”为年轻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好的舞台。

张檬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影响很大,大公司有更好的平台和资源,也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对职场新人的培养流程也更成熟。我在互联网‘大厂’实习了半年左右的时间,虽然工作强度可能会比小企业更大一些,但能够快速学习成长,这都是很多中小企业有所欠缺的地方,对自身长期的职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不过,2022届本科毕业生的IT业求职环境发生了变化。互联网“大厂”要么裁员,要么校招规模有限,反倒是中小型互联网企业释放了大量岗位。

在6月底劳动经济学会就业促进专业委员会举办的二季度就业形势分析会上,智联招聘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联招聘近日完成的企业调研显示,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上半年职位发布量增长15%。

“互联网大厂纷纷裁员,但是大量中小型IT互联网公司上半年释放了近百万个职位。”这位负责人说。

IT业初始技术岗位占比下降

从就业岗位构成上看,“互联网开发及应用”和“计算机与数据处理”是应届本科生进入民营互联网企业最主要从事的工作,两者相加占比达到七成以上,且近两届比例基本保持稳定。

但如果对岗位进一步细分会发现,近两年应届本科生从事初始技术岗位占比下降。比如从事计算机程序员的比例从2019届的15.1%下降至2021届的12.3%,降幅为19%。

与此同时,应届本科生从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岗位占比出现增长,2021届(2.0%)较2019届(1.6%)增幅为25%。此外,增幅较大的还有设计/开发、信息安全、网络管理相关岗位,2021届(33.7%)较2019届(30.2%)增幅为12%。

IT业月收入增长放缓,优势缩小

收入高、待遇好一直是互联网行业对职场人吸引力的最重要来源,尤其对应届大学生来说,进入互联网企业可能意味着刚工作就能拿到其他行业工作两三年才能达到的薪资。

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已连续五年领跑行业薪酬榜,在2021届达到6781元,比同届本科生平均月收入(5833元)高出948元,但涨幅偏低。

2021届本科生起薪涨幅(5%)已低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7%);与同届本科生平均月收入差距也明显缩小。

此外,根据拉勾网数据研究院2021年底发布的数据,互联网人对薪酬的增幅期待保守,远低于互联网大厂提供的人均薪资涨幅(18.6%),而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老互联网人”的涨薪期待更为消极,3-5年与10年以上工作经验大厂人才的期望薪资增幅仅为5%。

计算机类专业教学内容需更新

高校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样值得关注。

在互联网行业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主要来自计算机类专业,属于毕业生规模较大的专业类。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数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年均毕业生人数在10万以上。在招聘人数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毕业生势必面临着较为激烈的求职竞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互联网相关领域知识、技术等更新换代较为频繁,人工智能、设计/开发、信息安全等新兴岗位的占比不断上升,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也需要特别注重调整与更新。

然而,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并没有完全跟上这些新变化。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同学王宇提到,“学校用的是比较经典的教材,学的大多是底层的基础理论课,比如计算机编译原理、操作系统等,在课余时间和找工作之前,大多都需要自己看书自学,才能适应招聘市场的要求。”

就业蓝皮书显示,根据2021届毕业生的反馈发现,当前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认为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的比例(2021届为46%)明显高于工科专业平均水平,说明其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更新仍需强化,才能更好地适应互联网相关领域业务发展的需要。

“在学校会参加一些IT类的比赛,能够在实战中提高自己的水平,如果学校在兼顾基础理论的同时多开设一些实践课,对毕业生参加互联网企业的招聘会更有利。”王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的课程 互联网行业工作 互联网企业 IT通信电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