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疯狂的互联网计划,马斯克的星链靠谱吗?

时间:2020-07-14 15:01:35       来源:今日头条 52赫兹实验室

什么是星链?

星链是Space X公司的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

目的是在2027年11月前通过将数量庞大的小型卫星,数量是12000颗。把这么多卫星发射到近地轨道,通过互相间的激光通信,实现覆盖全球的卫星网络。

12000颗卫星,是什么概念呢?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总共发射的人造卫星数量8200颗的1.5倍,目前在轨运行的人造卫星的2063颗的6倍。

它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1.偏远地区的上网问题

特别是那些光缆和地面基站无法达到的偏远地区用户。还有其他情况,比如行驶在大洋上的轮船,在天空中的飞机以及那些在无人区探索的探险者们。

星链计划建成以后会给他们提供更低廉的价格,更好的网速,更好的互联网服务。

2.全球网络延迟问题

我们目前使用的光纤并不是点对点连接的,也就是说如果在近距离访问服务器的话,延迟会很低的。但是如果访问很远的服务器,就会造成一些延迟。

相对于传统卫星有哪些优点?

1.延迟更低了

比如我们熟悉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它是在很高的轨道上面,大概是在35000公里,它在轨道上围着地球在转。想从地球传到这个卫星 然后再传回来,卫星数据延迟大约477毫秒。所以用这个卫星来做互联网数据传输延迟会很高。

而星链计划的卫星呢,它的卫星的距离离地球很近。只有传统同步轨道卫星的距离地球的1/30 到1/100。延迟仅仅25到35 毫秒,能够达到光纤的程度。

我们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会比在光纤中快很多,大约能快47%。星链计划的卫星虽然轨道比较低,但是它仍然是近似于真空的状态,也就是说星链的卫星能够达成一个接近光速的通信。

这种长距离通讯的延迟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应用都依赖于长距离通信。比如视频会议,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在线游戏,还有我们知道的金融市场等等。

未来将会是万物互联的时代,对网络延迟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的。

万物互联

2.通讯模式更简单

我们拿传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举个例子:

如果卫星A 想要把数据传输到另一边的卫星B,它的通讯模式是这样的:首先卫星A会把数据 传给地球这一边,然后地球这一边再传给卫星B。

但是星链卫星通讯可以直接绕开地球这一步,它可以直接卫星A与卫星B直接通讯。

那么它有没有什么缺点呢?

1.轨道占用和太空垃圾问题

我们知道卫星的速度很快,大约是每秒8公里左右。而这么快的速度,只需要很小的碎片就能击毁一颗卫星,被击毁之后会产生更多的碎片,从而会影响更多的卫星。

而星链计划使用的方案是让卫星自毁,也就是说它带了一个推动器,可以将卫星推进大气层,启动自毁模式。并且卫星很小,它会很快在大气层中烧毁。

另外星链的卫星占据的卫星轨道并不是传统卫星的轨道,所以就不存在轨道占用的问题了。

2,天文观测的影响

小伙们可能会担心这么多卫星在上面会不会影响在陆地上看太空,会不会带来光线和无线电的干扰?

其实也是不存在的。因为星链卫星比较智能 会自动调节轨道。

星链网络何时能建成?

星链项目于2015年启动,2018年2月份发射了两颗测试卫星。2019年5月,发射了首批60颗卫星,是用猎鹰九号的火箭发射的,换句话说就是一箭60星,一个火箭上去就发了60颗卫星。

能发射那么多?答案是可以的,因为那些卫星体积很小,重量也不是很大。一颗卫星大概227公斤重,未展开也就一个普通办公桌的大小。

最新的消息是在2020年2月份,又成功发射了第五批60颗星链卫星。也就是说SpaceX已经累计发射302颗星链卫星(包含2颗试验星),已成为世界上部署卫星最多的商业航天公司。

最后

由于星链计划的卫星处于近地轨道,卫星的使用寿命只有5年,之后会用新的卫星来进行替代。

要想初步形成运营能力,之后还要部署800颗卫星,才能构成最低限度的全球网络覆盖。到时候它能提供的带宽是多少呢?这么说吧一颗卫星能提供4万人 提供4K视频的在线观看。

等2027年12000颗卫星全部部署完成后,曾经只能在科幻片中领略到卫星太空联网的壮观场景,也许真的会变成现实。

那么对于这个话题,小伙伴们是怎么看的呢?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如果你喜欢我们“52赫兹实验室”。

欢迎订阅我们的频道,点赞转发或者在评论区和我交流。

关键词: 马斯克星链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