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小微企业
为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国家层面从政策端,持续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小微企业。2020年6月1日,人民银行创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央行资金激励银行对普惠小微贷款“应延尽延”,大幅增加信用贷款投放。今年3月,人民银行还进一步延长两项直达工具实施期限到今年年底。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央行等多部门也于近期密集发声,加大对中小企业针对性支持力度,从聚焦减税降费、增加信贷、支持企业创新、构建优良营商环境等方面,为其提供增政策支持。
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8.6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累计支持小微经营主体4092万户,同比增长30.8%。在直达工具激励下,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1年9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支持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11.1万亿元,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8.6万亿元。
业内表示,18.6万亿元的背后,是政策“直达性”提升,精准“滴灌”小微企业。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人民银行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资金支持,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也维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继续保持量增、面扩、价降、结构优化的特点。
精准击破小微企业发展痛点
在我国,除国家层面正不断加码扶持小微企业,加大金融支持、缓解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外,金融机构也积极参与,切实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有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要从源头上找原因,从根本上拿出破解办法,精准击破,才能有的放矢。
自2021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正式提供全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服务后,通过动产抵押的方式,解决中小企业缺乏不动产抵押的难题,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主任张子红日前在中国人民银行“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媒体沙龙”上表示,随着统一登记制度的建立,良好的登记公示效果、清晰的优先顺位规则,增强了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创新可持续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鼓励地方小微企业(包括农户、牧民、个体工商户等)以自身可担保的动产融资。
而微众银行推出的“微业贷”及其模式下延伸出的“科创贷款”和贴合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发展需求的“供应链金融”,也是一种通过运用这些创新的服务模式及产品。据微众银行企业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微企业业务的核心问题在于进行风险识别,而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数据手段综合判断一家企业的实际经营表现情况,从而把好的企业识别出来,为其提供贷款服务。在切实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的同时,高效触达了更多实体经济领域中的小微企业,包括供应链条中散布在下沉区域的经销商、供应商企业,以及普遍面临融资难的科创型中小微企业,助力小微企业“做生意,简单一点”。
此外,还有浙江金华成泰农商行关于400万元“畜牧贷”的案例。浙江金华市智勇奶牛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从事奶牛养殖的企业,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时存在400万元的资金缺口,想通过贷款缓解资金压力,但苦于没有抵押物,无法办理抵押贷款。浙江金华成泰农商行工作人员开展实地走访,发现该企业奶牛存栏数较多且每头奶牛均有唯一编号。在当地人民银行指导下,金华成泰农商行借助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通过将奶牛抵押为企业最终获得400万元“畜牧贷”流动资金贷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