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头条焦点:齐齐哈尔市泰来200万亩水田孕育丰收盛景

时间:2022-06-28 09:06:52       来源:东北网


【资料图】

排排整齐露出水面的秧苗,迎风轻舞,碧波般的连片水田网格间,时而有几位稻农,身着水衩装,弯腰补苗对春耕画作进行着修饰。随着他们的每一次迈步,水波纹便会四散开来,让田连阡陌的稻田呈现出了一幅亦静亦动的美丽画面。

泰来县克利镇保安村稻农刘文义,正是这些人中的一位,记者见到他时,他恰在泥泞的水田中行走得起劲儿。“现在咱们都是机械插秧‘唱主角’,效率高、速度快,我今年新尝试了优质品种‘中科发5’,种了320亩,5天时间就全部插完。”向记者介绍情况的同时,刘文义也没放下手里的活儿,只是放大了音量,让话语从水田间传至到了记者耳中,并开玩笑地说现在时间宝贵,可不敢耽搁。

不过,刘文义也介绍说,机械插秧虽好,但有时会有缺苗、断苗的现象,并且泰来县5月份刮了一场大风,个别刚插的秧苗会有飘苗现象,本着不浪费一寸田的原则,当地稻农目前都像他这样,在水田插秧结束后,开始人工补苗。

与刘文义这样的稻农类似,在泰来县内积温稍低的胜利蒙古族乡,合作社或水稻种植户们在完成水稻插秧后,除了进行补苗作业外,还通过自购或购买服务形式,开始利用植保无人机,对补苗后的稻田喷施水稻返青肥,以便让稻苗快速返青,利于水稻生长。

位于第一积温带的泰来县,是我省主要的优质水稻产区之一,今年通过早部署、早启动, 5月初时便掀起了水稻插秧高潮,凭借插秧机械的合理调度,于本月25日就全面结束了全县200万亩水田的水稻插秧,随后陆续转入田间管理阶段。此外,另一种“种、养结合”促增收的新模式,也在当地风风火火地进行着。

去年,泰来县开始探索稻蟹、稻鱼等“一水两用”“一田多收”模式,将其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渠道。大兴镇阿拉新村的稻农陶利利响应号召,首先在自家经营的230亩稻田中投放了蟹苗,成了全镇稻田养蟹实验示范基地,并且秋天尝到了新模式带来的良好收益。

按陶利利的说法,“与单纯种植水稻相比,稻蟹每亩就能增收500元左右,而且稻蟹养殖还能促进水稻提升质量,更有卖点。”近几天,不仅是他正在陆续往稻田中投放蟹苗,周边很多稻农们也纷纷有样学样,大兴稻田养蟹之举。据了解,在阿拉新村,今年的稻蟹种植面积达到了3000亩,并于5月底就完成了所有蟹苗的投放,开启了一场优化种养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的新征程。

稳定中求新、经验中求变、发展中求进,水稻种植大县泰来县,如今正不断摸索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水稻产业的新路。

据泰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柴玉石介绍,在水稻种植中,当地坚持水稻有机化发展方向,在今年全县200万亩水稻中,推广“龙洋16”、“龙稻21”、“绥粳18”、“中科发5”等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50万亩,同时,参照去年水稻市场价格,从稳产增收角度发展丰产圆粒水稻50万亩,有效降低种植风险。而在进一步提升水稻生产附加值中,今年当地还继续推广稻蟹、稻鱼综合种养,面积达到14万亩,并结合全县所设的120个园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着力利用生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打造出水稻主产区的发展新引擎。

关键词: 种植面积 优质品种